东北石油大学(原名东北石油学院、大庆石油学院)是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她源于清华大学石油系,孕于北京石油学院,诞生发展于大庆,是伴随大庆油田的发现而诞生的一所以工学为主,工、理、管、文、经、法、教育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有55种本科专业,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重点(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一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博士学位点,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7个硕士学位点,同时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学校现有16个教学院(部),占地面积150.3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60万平方米。室内外体育场所面积15.7万平方米。万兆级校园网与教学区、办公区及师生生活区的所有主要建筑物相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2亿元。有单体建筑面积为4.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图书馆,馆藏图书210万册,有数据资源18种。有提高油气采收率、油气藏形成机理与资源评价等教育部、省级重点实验室10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5个,省级研究所1个,省部级研究室2个。有本科教学实验中心(室)41个;有省级“双基”条件合格实验室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有校内外实习基地122个。
学校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216人,其中,教授270人,副教授56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43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764人,博士生导师49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贾承造);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王德民、苏义脑、王玉普,其中王玉普为我校1982届毕业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5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省级优秀专家2人,黑龙江省学科带头人、后备带头人20人;学校有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黑龙江省教学名师、黑龙江省模范教师、黑龙江省优秀教师18人。学校还聘请了一批石油石化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和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导师。
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以工学为主,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七大学科门类。学校从196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55种本科专业,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重点(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一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二级重点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博士学位点,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87个硕士学位点,在11个工程领域招收工程硕士。
学校面向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目前,全日制在校生23016人,其中本科生16370人、专科生4146人(秦皇岛校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500人。办学51年来,学校培养各类人才近10万余名。
学校在河北省秦皇岛市设有秦皇岛分院,负责学校的高职教育。有7个教学系(部),开设22种高职专业,面向13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校生4146人,建有河北省软件产业基地培训中心、具有国家电子商务师培训认证机构及20余个岗位的国家职业资格的培训与认证资格,考试合格的学生均可获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发的职业资格证书;秦皇岛分院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在北京、大连、秦皇岛等地共建有1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多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等多种奖项,“十五”以来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3项,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28门。学生全国外语四级统考和黑龙江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始终名列省内高校前列,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研讨会”和“全国大学俄语教学研讨会”曾先后在我校召开。近三年,我校学生在国内外各种科技竞赛中,获国际奖16项、国家级奖65项、省级奖89项。另外,我校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学校。
近三年,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50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计划等国家级项目55项,科研经费达7.17亿元。172项科研成果获得各级科技奖励,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累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奖55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187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374篇。
学校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产学合作办学特色,由我校牵头组织成立了黑龙江省校研企合作委员会石油与化工专业委员会,与大庆油田、吉林油田等大型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加强与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合作。产学研合作组织发挥了服务社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重视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并接收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与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美国中央俄克拉荷马大学、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俄罗斯库班国立技术大学等高校在师资培养、学术交流、教学改革、科研协作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与德国、加拿大、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许多知名大学建立了校际关系并签署了学术交流协议。
学校出版有《大庆石油学院学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高等教育研究》和《东北石油大学报》等报刊杂志,并与全国三百多所高校进行交流。
办学51年来,大庆精神已成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不竭动力,用大庆精神办学育人和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优良传统,不断激励石油大学人艰苦创业、严谨治学、投身基层、建功立业,形成了“坚持用大庆精神办学育人,培养严谨务实、投身基层、无私奉献、报效祖国的优秀人才”和“植根大庆,发挥优势,全方位多层次产学研合作提升办学水平” 的鲜明办学特色。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始终保持在90%左右。我校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总公司党组书记兼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傅成玉;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玉普;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苏树林等为代表的杰出校友。
今天,东北石油大学正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质量立校、特色创优”的办学理念,抓住机遇,锐意改革,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而努力奋斗!